首页  >  新闻资讯  >  业界资讯  >  正文

【行业资讯】海底捞终于上市了,为啥靠的是火锅料,而不是火锅店?

来源:  日期:2016-07-19
分享到:


来源:餐饮老板内参(ID:cylbnc)

作者:内参君


地球人都挡不住的海底捞终于上市了,不过上市的支撑不是服务"有毒"的火锅店,而是身藏幕后的火锅料。


7月13日,海底捞掌门人张勇在港交所敲锣,旗下子公司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上市。海底捞终于借助颐海,迈出了进军资本市场的步伐。


从此,餐饮业的上市故事又多了一种新版本。


|落槌|

颐海代表海底捞先行上市


自2011年起,有关海底捞筹备上市的消息就层出不穷,但都被海底捞官方以时机尚未成熟否定。


缠缠绵绵5年之后,昨天,海底捞上市风云终于落下一槌,其独家底料供应商颐海在港交所上市。


颐海此次来港上市共发售2.6亿股,其中10%公开发售获0.63倍超购;股份以接近招股范围上限定价,料集资净额约7.75亿元,主要用作建设河北霸州生产基地、未来潜在策略性收购机会及推广等。


就上市首日表现来看,全日收3.25元,较上市价3.3元,低1.5%。




颐海还是最大的中高端火锅底料生产商,目前共有339家经销商,产品供给国内31个省区,超过6000家大型商超市场,包括沃尔玛及家乐福,也包括杂货店、社区门店等传统零售渠道,以及天猫、京东等电商渠道。


|玄机|

海底捞为什么要“曲线上市”

 

很多人说,颐海上市和海底捞上市,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主题。


内参君却觉得,对实际控制人来说,海底捞和颐海就像西装的两个口袋。把钱包放在哪个口袋里,区别不是太大。



海底捞掌门人张勇在港交所敲锣


首先,从股权构成上来说,颐海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分别是张勇、舒萍夫妇,拥有颐海47.76%的股权。


其次,从业务往来上来看,颐海的营业收入中有半数以上来自海底捞。


那么海底捞为什么要不直接上市,而把底料商打包给上了?


因为餐饮企业的门店经营是复杂的网状结构,用工密集且流动性极高,存在财务难透明、劳资风险多、税务监管难等诸多问题,上市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。


海底捞此番选择拆分出的火锅底料公司上市,比餐饮板块上市更容易。


因为供应链公司的商业模式是简单的线性结构:左手买进,右手卖出,赚取中间利润。


如果你的生产规模足够大,采购成本就有压倒性优势,同时,如果下行通道也足够大,利润空间就能持续增长。模式简单透明+利润持续增长,就构成了一个很好的资本故事。


此外,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,火锅底料生产相对于餐饮服务而言,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更小,而其上市融资后就有了更大的资金池,符合风险最小化、利润最大化原则。

 

|布局|

海底捞对上市的顶层设计


传统的餐饮模式,上市存在目标不清晰、数据不透明等诸多难题。回看海底捞的上市路径,其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在规避这些难题。


海底捞2013年将颐海拆分出来之后便开始加速门店扩张,为颐海上市铺路。截至2014年底,海底捞在国内有109家门店。其成立的前20年,以平均每年5-8家的速度扩张。但自2014年起,开店节奏却突然提速3倍,仅2014年就开出17家店。



由此可见,海底捞门店是颐海业绩提升的“发动机”,为它的上市做足了数据准备。


颐海登陆资本市场,也能为海底捞背书。就像张勇所说,上市让海底捞有了一层保护,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能帮助海底捞解决一些难惹的人和麻烦;上市还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,也能让海底捞更为“知名”和“成功”。


从颐海的股权结构上,也能看到这层意思:马云等人创建的云锋基金持有6%的股权。此外,新希望间接持有的一家机构子公司也持有颐海2%的股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