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良凤城”注册 顺德集体商标注册领跑全国
历经5年,两次申请,顺德大良美食的“申标”之路走得有些曲折。记者日前获悉,“大良凤城”已以一般商标形式正式注册成功,“注册普通商标之后,再转为集体商标会更加顺利。”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黄坚强说。至此,包括“顺德家具”、“伦教木工机械”等在内,顺德区已申请集体商标多达5件,顺德家电、顺德涂料、大良凤城美食等三大区域品牌也以一般商标形式注册成功,正准备办理集体商标。“接下来我们不仅要扩大集体商标的注册类别,更要到国际上去注册。”黄坚强说。
最大困难是申报时间长
对于众多的行业商会来说,集体商标是抱团出击、提升行业竞争力的上佳之选;而对于顺德区内各有不同产业特色的镇街而言,集体商标更是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。注册集体商标成为一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、提升镇街知名度的捷径。然而,正是由于集体商标的众多优势,其申报之路远比普通商标要来的复杂艰难。“图形查询难度大,申报时间长,基础工作要求高,这是申报集体商标的最大困难。”黄坚强说。
以顺德区内最早注册成功的“顺德家电”为例,早在2005年,顺德有关部门就建议将“顺德家电”注册为集体商标,利用区域品牌带动战略来提高顺德家电产业整体竞争力。同年,顺德家电商会作为商标注册人,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“S”、“ShunDe”系列商标。然而,直到2009年4月,国家工商总局才核准“S”、“ShunDe”等为注册商标。从提交申请到最终注册成功,“顺德家电”的申报之路长达5年。
与之相类似的,还有大良凤城美食。早在2007年5月,大良街道就曾用“大良凤城美食”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服务类集体商标,商标持有者将是大良街道。申请注册该商标的商品,包括顺德大良的菜肴和有特色的风味食品,如双皮奶等。由于当时提交的申请资料不够充分,“加上与法律规定有些冲突”,黄坚强说,因此,大良的第一次申请以失败告终。考虑到大良凤城美食在东南亚的影响力,顺德区市场安监局与大良街道于去年再次提交了复审申请,并最终在今年2月7日无异议通过。“我们已经在网上查到了注册公告,现在只差去北京领取‘商标注册证’了。”黄坚强告诉记者。
“大良凤城”的成功注册犹如一剂强心针,包括伦教木工机械、伦教玻璃机械、伦教香云纱以及顺德鳗鱼在内的4个集体商标都有望于今年正式注册成功。加上已于去年成功注册的“顺德家具”,以及正在准备办理集体商标的顺德家电、顺德涂料、大良凤城美食3个一般商标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顺德集体商标再次领跑全国县域。
集体商标要走出国门
由于申请门槛高,核准周期长,集体商标的含金量远高于普通商标,如何更好地使用与保护集体商标成为了商标持有者的重要课题。“大良凤城美食将是我们今年改变集体商标运作模式的重要突破口”,黄坚强表示,集体商标的使用不能再单纯停留在推广、宣传层面上,建议行业协会今后不仅要将集体商标的注册扩大类别,更要尝试走出国门进行注册,“像‘法国红酒’一样,让‘顺德家电’在全球都有知名度”。
以“顺德家电”为例,集体商标主要用于助力中小企业开拓市场,除了将其运用在海内外各展会上进行整体宣传外,商标持有人顺德家电商会还致力于让其出现在终端市场上——将“顺德家电”这一商标贴上真正的家电产品。此外,被誉为顺德版“家电下乡”的“顺德家电”连锁加盟店,也定位主攻国内三四线市场,在全国各地物色一批有素质的经销商,然后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,进行统一的门面装修以及人员培训等,专营顺德家电产品。
“我们也正在研究一个餐饮企业的准入制度”,大良街道经济促进局副局长梁伟文告诉记者,早在年前获知“大良凤城”通过复议进入公示阶段时,就已多次组织会议讨论让达到一定标准的餐饮企业使用该商标 ,“比如可能会让‘中华餐饮名店’优先使用”。不仅有准入制定还有退出机制,如果一旦某餐饮企业出现违规或违反准入标准,将被禁止使用该集体商标。这将刺激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,从而提升顺德餐饮业水平。“届时我们可能会组织成立一个监管委员会,专门负责对使用该集体商标的企业进行监管,避免出现商标被滥用的情况。”梁伟文说。
“我们将通过‘跨海发展计划’,让集体商标走出国门,到国外去注册”,黄坚强建议,各行业协会将集体商标进行适当的预防性商标注册。其中,在国外注册商标,不仅有利于提高行业的国际知名度,更能有效防止恶意抢注事件的发生。据了解,早在2007年,“顺德家电”集体商标就已在德、美、法、澳四国注册成功。
配稿:前车之鉴 集体商标更易遭受“信用危机”
依靠传统制造业起家的珠三角,素有发展簇群经济的传统,申请“集体商标”也早已是各行业协会乃至大小镇街抱团出击,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。早在2004年,集体商标就曾一度走俏珠三角,包括如中山市“古镇灯饰”、东莞市的“虎门服装”、广州的“狮岭皮具”等闻名国内的区域品牌都曾经申请过集体商标。
然而,相比商标持有者的热情,在实际的推广和使用过程中,集体商标却常常遭到企业的“冷处理”。由于集体商标同吃“大锅饭”,使得不少企业担心信用受“株连”,往往持保留态度。
据了解,不少特色产品就是由于个别企业或商家出现问题,让消费者产生“信任危机”,因而牵连整个地区甚至整个行业的产品。以“金华火腿”为例,2003年央视曝光当地一家火腿厂家为了防蝇防蛆,用含有敌敌畏的药水浸泡火腿,一时之间消费者谈金华火腿色变。据统计,当年金华火腿同比销量骤减了80%,超过50%的生产工厂停产,全行业火腿产量减少60%,直接损失2000多万元,间接损失数以亿计。直至今日,事件影响仍未完全退去,行业产值也未能恢复到事件曝光之前的水平。
除此之外,2004年曝光的“龙口粉丝事件”,因个别企业用氨水增白生产龙口粉丝,也使得全国各地超市纷纷将龙口粉丝封杀、撤柜。而被誉为中国餐饮“第一大帮派”的沙县小吃,也曾爆出个别商家在经营“沙县小吃”时,为了使食品卖相更佳、口感更好,竟违规在一些食品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矿物质硼砂。
有关专家指出,商标持有者必须建章立制规范信用危机,集体商标不能因噎废食。作为带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,集体商标不仅能提升行业产值和影响力,更能成为地区形象的响亮名片。在国外,集体商标更是公认的品质通行证。同事,随着国家集体商标申报门槛的逐步提高,核准周期加长,审查更加严格,目前全国拥有集体商标的数量比证明商标和全国驰名商标都要少,集体商标的“含金量”也在不断增加。